嘉南大圳水橋渡槽系列之六~龜重溪水橋(渡槽)
【嘉南大圳水橋渡槽系列之六~龜重溪水橋(渡槽)】
工程起訖日期:19251119~19281014
材質結構/功能:鋼構/水橋
龜重溪水橋距離測點9K+978公尺~10K+151公尺,全長173M(另一說:長206.3M,寬4.67M),建於民國19年長度205公尺,桁架寬4.6公尺,寬5.7公尺,鐵板槽體高3.48公尺,寬3.6公尺,流速2.7m/秒,流量39.4m3/秒。
(測點9K+978即指從南北幹線分岐站開始測量到此位置共是9公里+978公尺,後者意義如前)。
這是個人覺得八田技師興建的七座水橋中,極具藝術建築體的設計,水橋全為鋼鐵構成,至今保持完善。雖經三年一次的塗裝,鋼樑上面還可見到「 SEITETSUSHO YAWATA」 的烙印字樣,這是「八幡製鉄所」的標記。(「八幡製鉄所」是明治時代的官營製鐵所,即是現在的「新日本製鐵株式會社八幡製鐵所。)
嘉南大圳北幹線流長有47公里多的距離,日據時期並未有加壓機的設備,因此設計了許多巧妙的工法,將水流加壓送至末端。龜重溪水橋是水庫的水流入北幹線中的第一座水橋,因此水橋的槽體驟縮以增加壓力。而為了減輕巨大的水壓對水橋衝擊造成的損壞,設有近百公尺的「導水路」,水才流入水橋;也設計減壓水道及洩壓孔,真是領先群倫的構思。
此處鄰近東山區平埔族吉貝耍部落,由165線道路「忠義橋」上即可看見龜重溪水橋,原水橋的設計並未提供人員行走,後再鋪上鐵板以供維修時使用。多年來水橋槽體保持完善,但人行橋面已有多處鏽蝕,沒有三兩三,走在湍急水流轟隆作響的橋面,可是會頭皮發麻,手腳不聽使喚的喔,不可不慎!
家母曾告知,婚後和家父及兄姊們住在此部落多年。在那個沒有自來水的年代,都必須到水橋下的龜重溪汲水和搓洗衣物,老哥還曾掉入溪中,幸被堂姑救起,福大命大,真是難以想像的畫面。現社區已利用嘉南大圳灌溉支道鋪設「洗衣處」,三五成群搗衣的景象,應是充滿野趣。拜訪此水橋,應再參訪社區,吉貝耍國小、文史工作室、平埔族公廨……,再來個水圳跑水和體驗「手工洗衣機」,一定是收穫盈囊!
編輯日期:103年8月
※以下資料擷取自~吉貝耍落資訊網──鐵桶橋http://wp.e-tribe.org.tw/kabuasua/?p=132
吉貝耍人口中的鐵桶橋,就是嘉南大圳北幹線跨越龜重溪的「龜重溪渡槽」上鐵橋,建於民國十九年(1930)由日本八田與一工程師設計,全為灰藍鋼構的水橋,全長約409公尺。
在當年實在是相當艱鉅的工程,每三年嘉南農田水利會會雇工全面油漆橋體,所以至今橋體保養良好,最特殊的是橋面鋼板能讓人行走在上面,看著腳下轟隆湍急的水流,感覺相當刺激特別!而且據農田水利會的人員表示,全台的灌溉水道中相同功能的渡槽,只有這座最特別,也是獨一無二水槽上方有橋可供人行走、可俯視槽中流水呢!
站在橋上遠眺龜重溪畔及近在咫尺的南二高東山休息站,視野寬闊清滌心靈,尤其當秋天溪畔蘆葦花開、夕陽輝映時,美景醉人盡收眼底!這麼美麗的地方在老一輩的口中卻是個禁地,因為當年許多吉貝耍人參與嘉南大圳此段的建造,聽說有許多工人因為建此鐵橋殉職,再加上傳說在二次大戰時,美軍轟炸機誤將橋頭水門的兩根閘門開關鐵柱,當成日軍的高射炮而丟下炸彈也炸死不少人。
後來村人到附近種田,據說一到晚上常碰見靈異事件,甚至還穿鑿附會成一到晚上就會聽見日軍在此操演、踢正步的鬼魅聲音,久而久之就被視為吉貝耍「歹康」的地方,與它的特殊美景實在無法聯想在一起。
留言
張貼留言